南方農區草牧業標準化生產模式具有“種養結合、生態效益顯著”“標準化生產,經濟效益顯著”的特征,安徽農業大學以肉羊養殖為基礎,充分發揮草牧業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和產品環保生態安全的優勢,遵循建立草牧業系統的科學要求,客觀把握種草養畜的雙重性、長期性、多樣性和群眾性等特點,因地制宜、科學載畜、劃區輪牧、過腹還田,草畜平衡,在確保生態安全的前提下,變“被動養生態、中底產田種糧”為“草-畜-土”綜合開發利用的平衡發展模式,以優勢產業開發推動長效生態建設,以生態建設保障產業可持續發展,生態與生計并舉,資源永續利用,實現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
該技術特點可讓羊群在草地上自由活動、調節性放牧,符合其生物學特性,健康狀況好;采用標準化組裝式移動羊舍及附屬設施,小氣候環境可控,基建投資少;采用自動化飼喂系統和清糞裝置,節約人工,飼養管理方便,生產效率高;秸稈等農副產品是主要的日糧成份,過腹還田,修復土壤,資源利用合理;種養結合,可以不使用化肥、農藥、除草劑、殺蟲劑,十分節水,生態效益好。一個總投資300-500萬元,占地面積為為200畝的南方農區草牧業標準化生產體系,可保持年動態存欄肉羊2000只,預期利潤為50-15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