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記者從省農科院獲悉,該院水稻所抗旱育種團隊歷經10年攻關,育出的優質節水稻新品種綠旱639通過了安徽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的品種審定。這是近15年以來,我省自主選育的2個常規優質節水稻新品種之一。
綠旱639是省農科院水稻所抗旱育種團隊從2011年開始,在綠旱1號的基礎上,定向改良其米質和抗病性兩個目標性狀,育成的集抗旱、高產、優質、抗病等優良特性于一體的節水稻新品種。2017年至2018年,綠旱639分別在安徽多地種植,均獲得較高產量,如蚌埠燕山鄉海上明珠研發中心旱直播,百畝連片平均畝產570公斤,移栽60畝平均畝產633公斤;肥東縣梁園鎮種糧大戶楊誠旱直播100多畝,畝產量在560公斤至585公斤之間。
“綠旱639抗旱級別達到三級,具有較好的抗旱性。既可以旱直播,亦可以水直播,便于機械化操作,省工省時。與普通水稻相比,普通水稻用1立方米水約生產0.66公斤稻谷,而節水稻用1立方米的水可生產1.5公斤至2公斤稻谷,水分利用率提高了1.5倍以上?!眻F隊負責人王士梅博士告訴記者,在干旱年份,綠旱639全生育期僅需在播種、幼穗分化、抽穗揚花、籽粒灌漿等四個時期灌溉水,不見水層即可,畝產能達到550公斤以上,若正常年份水源充足,產量會提高10%以上。米質優、食味好也是綠旱639的重要特點: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結果,除糙米率達優質二級米標準外,其余指標均達優質一級米標準。
我國是世界上13個貧水國家之一,水資源已成為制約水稻生產的重要因素。推廣節水稻不僅省工高效,而且大量節約水資源,對促進我國缺水、少水地區糧食穩定增長意義重大?!拔沂∫缀狄诐车耐焯?、崗丘地、河灘地近2800萬畝,適宜推廣節水稻,其中麥茬缺水易旱面積近600萬畝,占全省稻作面積的五分之一?!蓖跏棵凡┦空f?!。ㄓ浾?汪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