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zrtfb"></track>

    中安在線

    安徽鄉村振興網 | 安徽新媒體集團

    投稿郵箱:ahxczx@126.com  合作熱線:18656151097、17730220700

    當前位置:首頁 > 安徽鄉村振興網 > 振興智庫 > 理論庫 > 正文

    從會種地到“慧”種地 多打“組合拳”

    2021-05-14 10:24:01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韓章云 楊大勇

      足不出戶一覽農田墑情、苗情、蟲情、災情;手機一點預約農機;直播帶貨把農產品賣向全球……在數字成為“新農資”的背景下,如何從會種地到“慧”種地?引發領域內專家熱烈討論。

      12日、13日在河南鄭州舉行的2021數字鄉村論壇 ,以“發展數字農業,建設數字鄉村”為主題。論壇上,不少專家建言數字農業建設應打“組合拳”。

      在中國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看來,數字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正在破解誰來種地、怎么種地的問題?!皳r業農村部信息中心檢測評估,2019年中國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已經達到36%。數字技術正在改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動方式,知天而作的智慧農業正在變為現實?!?/p>

      王小兵也指出,缺少數據、“數據煙囪”仍是在當前數字農業建設的一道難題。

      對此,他建議,應把物聯網建設成為數據獲取的主要渠道,可學習日本建立農業數據協作平臺,“充分發揮數據資源在生產、加工、流通、消費各環節的價值應用,全方位激活數據這個新生產要素的巨大潛能?!?/p>

      數據產生的前提是網絡鋪路,但截至2020年6月,中國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52.3%,城鎮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76.4%。中國農科院信息研究所農業監測預警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許世衛認為,明顯的城鄉數字鴻溝不利于農業生產數字化。

      “應加強4G網絡、5G網絡、寬帶網絡等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加快水、電、渠、路等數字化改造,養殖場、加工廠、大棚設施等數字化融合,農田、耕地等生產資源數字化布局?!痹S世衛表示,當下應促進傳統基礎設施與數據元素的更多融合,滿足數字農業建設的需要。

      數字農業建設關乎鄉村振興大局,離不開真金白銀的持續投入。對此,正數公司董事長李香林認為,可搭建省級金融服務共享平臺,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繁的問題,從而推動數字農業、數字鄉村建設。

      以河南金融服務共享平臺為例,李香林說,該平臺由政府主導、純公益性質,通過歸集相關政府部門數據,利用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打通政府、銀行和企業之間信息共享的橋梁,免費為銀企提供“一站式”線上信貸服務。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看_国产99网站免在线观看_国产片AⅤ在线观看国语